特别黄的视频免费播放-亚洲欧美不卡高清在线-男女羞羞无遮掩视频免费网站-国产精品奶水无码视频免费-久久久久无码精品国产

高考傳感器志愿選擇!29所大學傳感技術排名榜單信息匯總
2022-06-23
文章詳情

不久前,小編撰文《觸目驚心!一旦制裁,中國9成以上傳感器企業(yè)要倒閉!》,反映了部分產(chǎn)業(yè)現(xiàn)狀,錄得3.5W閱讀,在傳感器產(chǎn)業(yè)內(nèi)外引起不少反響。

在文中,有00后伙伴留言專業(yè)與電子相關,并立志從事相關事業(yè),為我國集成電路(芯片)發(fā)展貢獻自己的力量,小編很是感動,這才是中國的未來!而本條評論也獲得眾多網(wǎng)友點贊。

中國如傳感器、芯片這類被卡脖子的科技領域太多了,而傳感器相對來說較隱秘且影響重大。今天又是一年一度全國高考日,如果你有志從事傳感器相關事業(yè),可以看下這份學科排名榜單,預祝各位考生如愿考上理想大學!

傳感器專家網(wǎng)傳感器專家網(wǎng)專注于傳感器技術領域,致力于對全球前沿市場動態(tài)、技術趨勢與產(chǎn)品選型進行專業(yè)垂直的服務,是國內(nèi)領先的傳感器產(chǎn)品查詢與媒體信息服務平臺?;趥鞲衅鳟a(chǎn)品與技術,對廣大電子制造從業(yè)者與傳感器制造者提供精準的匹配與對接。446篇原創(chuàng)內(nèi)容

1、中國傳感器產(chǎn)業(yè)現(xiàn)狀

隱秘而偉大,這是傳感器的特點。從航空母艦到航天飛船,從手機到高鐵,你知道一部手機里面有10+個傳感器,一輛汽車有300+個傳感器,一列高鐵有2400+個傳感器……傳感器無處不在。

沒有傳感器,這些設備都很難發(fā)揮相應的作用。然而,傳感器的知名度,卻隱藏在層層疊疊的硬件叢林中。許多人知道芯片短缺,但不知道我國傳感器同樣危機四伏。

我國傳感器產(chǎn)業(yè)情況如何?根據(jù)中國儀器儀表行業(yè)協(xié)會傳感器分會、中國儀器儀表學會傳感器分會、中國儀器儀表學會儀表元件分會、傳感器國家工程研究中心四個核心行業(yè)機構聯(lián)合發(fā)布的《中國傳感器(技術、產(chǎn)業(yè))發(fā)展藍皮書》,數(shù)據(jù)顯示:

國內(nèi)中高端傳感器進口占比達80%,傳感器芯片進口更達90%,國產(chǎn)化缺口巨大。

消費電子、汽車電子、醫(yī)療電子、高端工業(yè)電子等領域,90%以上傳感器需要靠進口解決,已經(jīng)成為業(yè)內(nèi)共識。在某些領域,譬如海洋傳感器100%進口;汽車傳感器98%進口,傳感器受壟斷情況更嚴重。相關情況可參看《中國為什么要發(fā)展傳感器?》內(nèi)容。

從設計、制造到市場,中國傳感器產(chǎn)業(yè)自上而下都被卡脖子。

2、傳感器的學科分類情況

在大學學科、專業(yè)劃分中 ,我們很難看到一門獨立的叫做傳感器的學科或者專業(yè),這是因為傳感技術是一門基礎共性技術,許多學科、專業(yè)均有涉及。

譬如測控技術與儀器,電子,微電子,材料工程,光學工程, 自動化,甚至生物醫(yī)學工程等專業(yè),均有涉及到傳感技術的課程,尤其是MEMS技術,更是多學科融合的典范。

一般情況下,傳感器被劃分為儀器儀表類專業(yè),譬如中國傳感器分會/學會,就棣屬于儀器儀表協(xié)會/學會。在學科上,傳感器技術被認為棣屬于一級學科【0804 儀器科學與技術】。

傳感器是儀器儀表重要組成部分,是儀器儀表的核心和關鍵,傳感器的性能和品質(zhì)直接關系到儀器儀表的性能和品質(zhì),特別是傳感器的可靠性、穩(wěn)定性,一致性,對儀器儀表的相關性能起著舉足輕重的作用。各大學儀器科學與技術學科水平,能大致反應學校傳感技術領域的研究水準。

同時,大學學科/專業(yè)排名機構較多,各機構排名側重點、指標各不一樣,本文選用教育部組織評選公布的《全國第四輪學科評估結果》為準,是最具權威性的學科榜單。

綜上,本文各大學傳感技術領域排名榜單,取自教育部《全國第四輪學科評估結果》-【0804 儀器科學與技術】學科排名榜單。

3、中國各大學傳感技術排名榜單

TOP 1 清華大學 (A+)

代表性研究院系:清華大學精密儀器系

主要傳感器相關專業(yè):080301測控技術與儀器、080704微電子科學與工程、080406材料科學與工程等

主要研究方向:MEMS傳感器、智能傳感器、諧振式傳感器、力傳感器、生物化學傳感器、柔性傳感器、慣性傳感器等

主要研究單位:精密測試技術與儀器國家重點實驗室、生物醫(yī)學檢測技術及儀器北京實驗室等

清華大學精密儀器系淵源于1932年成立的清華大學工學院機械工程學系,1959年增設精密儀器專業(yè),1960年正式成立精密儀器及機械制造系,1971年始改精密儀器系,下設光電所、測試、傳感器、微機械、微細工程、導航中心、激光室等單位。

清華大學精密儀器系建有精密測試技術與儀器國家重點實驗室、光盤國家工程研究中心、智能微系統(tǒng)教育部重點實驗室、高精度導航技術教育部重點實驗室、光子測控技術教育部重點實驗室、生物醫(yī)學檢測技術及儀器北京實驗室、微米納米技術研究中心、清華大學宇航技術研究中心、清華大學質(zhì)譜儀器研究中心、清華大學類腦計算研究中心,以及國家級示范教學基地等多個教學科研機構,是全國國家級教學科研機構最多的院系之一。

TOP 2 北京航空航天大學 (A+)

代表性院系:儀器科學與光電工程學院

主要傳感器相關專業(yè):080301測控技術與儀器、082001航空航天工程、080401材料科學與工程、080704微電子科學與工程等

主要研究方向:慣性傳感器、陀螺儀、角速度傳感器、諧振式質(zhì)量流量傳感器等

主要研究單位:光電技術研究所、精密儀器與量子傳感技術研究所等

北京航空航天大學儀器科學與光電工程學院源于1952年北航建校伊始成立的飛機設備教研室,1958年為滿足兩彈一星慣性制導的急需,由錢學森先生提議我國慣性技術的奠基人林士諤先生創(chuàng)建了航空陀螺及慣性導航研究室,以此為基礎發(fā)展起來的航空陀螺及慣性導航專業(yè)。學院科研實力雄厚,在先進慣性器件與系統(tǒng)、精密光機電測試、航天器姿態(tài)測量與控制、先進傳感技術等方向上取得了一批重大成果。

TOP 3 天津大學 (A)

代表性院系:精密儀器與光電子學院

主要傳感器相關專業(yè):080301測控技術與儀器、080303T智能感知工程等

主要研究方向:光纖傳感器等

主要研究單位:光電信息技術教育部重點實驗室

天津大學精密儀器與光電子工程學院下設四個系:精密儀器工程系、光電信息工程系、光電子科學技術系、生物醫(yī)學工程與科學儀器系。

建有精密測試技術及儀器國家重點實驗室、光電信息技術教育部重點實驗室、微光機電系統(tǒng)技術教育部重點實驗室、天津市生物醫(yī)學檢測技術與儀器重點實驗室、微納制造與測量技術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天津市微納制造技術工程中心、天津市集成光電子技術與器件重點實驗室、天津市智能化精密測量技術工程中心、天津市智能人機交互康復工程技術中心、微米/納米科學與技術創(chuàng)新引智基地、光纖傳感與通訊引智基地等研究基地。

TOP 4 哈爾濱工業(yè)大學 (A-)

代表性院系:電氣工程及自動化學院

主要傳感器相關專業(yè):080301測控技術與儀器、080601電氣工程及其自動化等

主要研究方向:光學電流傳感器等

主要研究單位:-

學院擁有國際先進電驅(qū)動技術創(chuàng)新引智基地,擁有電驅(qū)動與電推進技術教育部重點實驗室、儲能與電力變換技術工信部重點實驗室、可持續(xù)能源變換與控制技術省重點實驗室等省部級重點實驗室6個,是機器人技術與系統(tǒng)國家重點實驗室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國家精密微特電機工程技術研究中心的共建單位。

TOP 5 上海交通大學 (A-)

代表性院系:電子信息與電氣工程學院

主要傳感器相關專業(yè):080301測控技術與儀器、080601電氣工程及其自動化、080704微電子科學與工程等

主要研究方向:MEMS技術的微慣性器件、微飛行器、微安全保證系統(tǒng)、微表面應力傳感器、微流控生化芯片、新型傳感器、光電與視覺檢測、生物醫(yī)學感知等

主研究單位:微系統(tǒng)集成研究所、儀器科學與工程系現(xiàn)代傳感器與光電檢測研究室

微系統(tǒng)集成研究所研究方向涵蓋控制、機械、電子、材料、生物等領域。在微慣性器件方面,研究重點為靜電懸浮微陀螺、靜電懸浮微加速度計以及固體模態(tài)振動微陀螺等,微表面應力傳感器包括微剪切應力傳感器、微脈動壓力傳感器等。

現(xiàn)代傳感與光電檢測研究室隸屬于上海交通大學電子信息與電氣工程學院儀器科學與工程系,主要致力于新型傳感器、光電與視覺檢測、生物醫(yī)學感知等方面的科學研究,具有多項國際首創(chuàng)的科研成果,部分技術水平處于國際領先。

TOP 6 東南大學 (A-)

代表性院系:電子科學與工程學院

主要傳感器相關專業(yè):080301測控技術與儀器、080704微電子科學與工程、080303T智能感知工程等

主要研究方向:MEMS傳感器

主要研究單位:MEMS教育部重點實驗室

東南大學依托電子科學與工程學院電子科學與技術學科,并結合工程力學、機械、材料、物理等相關優(yōu)勢學科,組建了MEMS研究機構。實驗室是國家211工程、985工程重點建設部門,擁有具備國際先進水平的研究設施。近3年,實驗室先后承擔了國家重點研發(fā)計劃、國家973計劃、國家重大科研儀器研制、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重點項目、教育部及地方政府等一大批重大科研項目,并取得一系列原創(chuàng)性重大成果。

TOP 7 重慶大學 (A-)

代表性院系:光電工程學院

主要傳感器相關專業(yè):080301測控技術與儀器、080204機械電子工程等

主要研究方向:生化微系統(tǒng)、微能源器件與系統(tǒng)、微納器件技術等

主要研究單位:微系統(tǒng)研究中心

重慶大學微系統(tǒng)研究中心是橫跨光學、機械、電子、信息工程、生物化學等多學科的綜合性研究中心,是國內(nèi)涉足微型機電系統(tǒng)(MEMS)研究領域最早的單位之一,也是重慶大學211和985工程重點學科建設平臺之一。中心建有新型微納器件與系統(tǒng)技術國防重點學科實驗室、微納系統(tǒng)與新材料技術國家級國際聯(lián)合研究中心、重慶市微光機電工程技術研究中心等研究基地。在MEMS領域主要開展了新型微傳感器、微結構、微光學元件、微執(zhí)行器、微能源、信號處理及控制電路等的一體化三維集成技術的研究,在微型傳感器系統(tǒng)、微型分析儀器、微能源的研究方面取得了重要進展,形成了自身的特色和優(yōu)勢。

TOP 8 中北大學 (B+)

代表性院系:儀器與電子學院

主要傳感器相關專業(yè):080301測控技術與儀器等

主要研究方向:微納傳感器

主要研究單位:

主要針對航空、航天、武器等領域在高溫、高壓、高速旋轉以及高過載沖擊等特殊惡劣環(huán)境下對微小型、高可靠性MEMS器件和系統(tǒng)集成技術的應用需求研究,研發(fā)新材料、新結構、新技術的微納傳感器件,是我國儀器儀表和微納米技術的重要研發(fā)陣地和專業(yè)人才培養(yǎng)基地。擁有電子測試技術國家級重點實驗室、儀器科學與動態(tài)測試教育部重點實驗室、微納慣性傳感與集成測量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測試技術及儀器國家級實驗教學示范中心等眾多國家、省部級重點試驗室。

TOP 9 吉林大學 (B+)

代表性院系:電子科學與工程學院

主要傳感器相關專業(yè):080301測控技術與儀器、080704微電子科學與工程等

主要研究方向:敏感功能材料及氣體、濕度、壓力、電化學傳感器等

主要研究單位:吉林省氣體傳感器重點實驗室、集成光電子學國家重點實驗室、微納信息材料與器件111創(chuàng)新引智基地

學院前身是吉林大學半導體系,由我國著名半導體物理學家、教育家,中國工程院院士高鼎三教授于1959年創(chuàng)建。學院始終面向世界前沿和國家重大需求開展科學研究,形成了以光電子學和傳感器為鮮明特色的研究方向。近十年來承擔國家、省部級等科研項目657項,到款科研經(jīng)費4.62億元;發(fā)表SCI檢索論文2963篇,獲授權中國發(fā)明專利236項,獲國家自然科學二等獎1項,獲省部級科技成果一等獎10項。

TOP 10 中國科學技術大學 (B+)

代表性院系:工程科學學院、信息與智能學部

主要傳感器相關專業(yè):080301測控技術與儀器、080801自動化等

主要研究方向:MEMS傳感器、量子傳感技術等

主要研究單位:-

中國科學技術大學是中國科學院所屬的一所以前沿科學和高新技術為主、兼有醫(yī)學和特色文科的綜合性全國重點大學。是國家首批實施985工程和211工程的大學之一。2017年9月,學校入選全國首批世界一流大學和世界一流學科建設高校,共有11個學科入選世界一流學科建設名單。工程科學學院-精密機械與精密儀器系、信息與智能學部-信息科學技術學院等多個院系涉及先進傳感器研究。

TOP 11 合肥工業(yè)大學 (B+)

代表性院系:電子科學與應用物理學院

主要傳感器相關專業(yè):080301測控技術與儀器等

主要研究方向:微傳感器與微執(zhí)行器研究、微全分析生物傳感芯片系統(tǒng)研究、NEMS器件與傳感器集成研究、微納加工工藝與仿真研究等及柔性傳感器、觸覺傳感器等。

主要研究單位:安徽省MEMS工程技術研究中心、敏感材料與傳感技術研究所

合肥工業(yè)大學電子科學與應用物理學院的前身應用物理系成立于1980年,當時以物理教育、應用物理、半導體物理與器件等專業(yè)為基礎組建而成,是國內(nèi)高校中成立應用物理系較早的單位之一。MEMS工程技術研究中心主要對微傳感器和微執(zhí)行器所涉及的基礎理論、微尺度效應、集成設計方法以及傳感執(zhí)行陣列等進行研究。

TOP 12 電子科技大學 (B+)

代表性院系:自動化工程學院、電子科學與工程學院

主要傳感器相關專業(yè):080301測控技術與儀器、080704微電子科學與工程等

主要研究方向:氣濕敏傳感器、光電傳感器、力敏傳感器、柔性傳感器等

主要研究單位:薄膜與集成器件國家重點實驗室、光電探測與傳感集成技術教育部重點實驗室

電子薄膜與集成器件國家重點實驗室于2006年7月經(jīng)科技部批準建設,實驗室緊密結合電子信息系統(tǒng)微小型化和單片集成的重大需求,重點圍繞電子功能材料的薄膜化和電子器件的集成化開展基礎、應用基礎與工程應用的研究。

光電探測與傳感集成技術教育部重點實驗室于2008年5月由教育部批準建設,實驗室主要進行光電探測與傳感集成技術領域新理論、新機制、新技術的研究;具有自主創(chuàng)新和承擔國家重大項目的能力,達到國際先進水平的設計、加工、檢測研究平臺。

TOP 13 西安交通大學(B+)

代表性院系:機械工程學院

主要傳感器相關專業(yè):080301測控技術與儀器、080704微電子科學與工程等

主要研究方向:壓力傳感器、加速度傳感器、MEMS傳感器

主要研究單位:精密工程研究所微型機械電子系統(tǒng)研究中心、機械制造系統(tǒng)工程國家重點實驗室

建有微納制造與納米測試技術高等學校學科創(chuàng)新引智基地、微納制造與測試技術國際合作聯(lián)合實驗室、陜西省微型機械電子系統(tǒng)(MEMS)研究中心、陜西省微納傳感器工程技術研究中心。研究所研究方向包括:微納機械電子系統(tǒng)與微納米測試技術、微納制造與先進傳感技術、超精密加工技術與裝備、精密測量技術與儀器、生物制造與儀器等。

TOP 14 國防科技大學(B+)

代表性院系:智能科學學院、氣象海洋學院

主要傳感器相關專業(yè):080301測控技術與儀器等

主要研究方向:MEMS傳感器等

主要研究單位:

智能科學學院起源于哈爾濱軍事工程學院時期的帶翼式導彈自動控制、導航飛行原理射擊原理與飛行試驗、引爆控制以及長沙工學院時期的機械與儀器加工工藝及設備等學科專業(yè)。學院現(xiàn)擁有控制科學與工程、機械工程、儀器科學與技術等3個一級學科博士學位授權點,3個博士后科研流動站。近五年科研經(jīng)費達十多億元,承擔了以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重大研究計劃集成項目、973項目為代表的基礎研究項目100余項。

TOP 15 北京理工大學(B)

代表性院系:機電學院

主要傳感器相關專業(yè):080301測控技術與儀器、080204機械電子工程等

主要研究方向:MEMS傳感器、軍用抗沖擊特種傳感器等

主要研究單位:-

主要從事軍工、國防等抗超高沖擊、面對惡劣環(huán)境的特種傳感器的研究。在先進武器裝備和國防關鍵技術研究方面已取得豐碩成果,多數(shù)成果已在國防和軍隊現(xiàn)代化建設中應用并發(fā)揮了關鍵作用。

TOP 16 大連理工大學(B)

代表性院系:電子信息與電氣工程學部

主要傳感器相關專業(yè):080301測控技術與儀器等

主要研究方向:生物傳感器、半導體傳感器、MEMS傳感器、微氣壓傳感器陣列集成芯片系統(tǒng)研究等

主要研究單位:-

學部有多個團隊進行傳感器研究,學部已經(jīng)完成和正在承擔來自國家、地方政府部門和企事業(yè)單位的重要科研項目六百余項,其中包括國家重點研發(fā)計劃、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重點項目、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面上項目課題等。學部近三年在國內(nèi)外重要學術刊物上發(fā)表論文千余篇,獲批專利400余項,軟件著作權130余項,出版學術專著和教材近20部,獲得科研獎勵20余項。這些成果獲得了顯著的經(jīng)濟和社會效益,推動了國家和地方經(jīng)濟的發(fā)展。

TOP 17 沈陽工業(yè)大學(B)

代表性院系:信息科學與工程學院、電氣工程學院

主要傳感器相關專業(yè):080301測控技術與儀器、080601電氣工程及其自動化等

主要研究方向:MEMS與集成傳感器

主要研究單位:遼寧省集成電路及電子系統(tǒng)設計聯(lián)合實驗室、遼寧省MEMS傳感器實驗室

沈陽工業(yè)大學是一所以工為主的多科性研究應用型大學,始建于1949年,1985年由沈陽機電學院更名為沈陽工業(yè)大學,原為國家機械工業(yè)部所屬院校,1998年起由中央和地方共建,以遼寧省管理為主,在雙一流建設中被列為全省沖擊國內(nèi)一流大學重點建設高?!,F(xiàn)有遼寧省一流學科4個(機械工程、儀器科學與技術、材料科學與工程、電氣工程),博士后科研流動站4個(電氣工程、材料科學與工程、機械工程、儀器科學與技術)

TOP 18 長春理工大學(B)

代表性院系:光電工程學院

主要傳感器相關專業(yè):080301測控技術與儀器等

主要研究方向:光學傳感器

主要研究單位:-

長春理工大學原名長春光學精密機械學院,1958年由中國科學院創(chuàng)辦,是新中國第一所培養(yǎng)光學專門人才的高等院校,享有中國光學英才搖籃的美譽。光電工程學院是長春理工大學最具特色的單位之一,前身是原長春光學精密機械學院于1958年建校之初建立的光學儀器系,2002年學校更名為大學后,集合優(yōu)勢力量擴建組成光電工程學院。目前下設光學工程系、儀器科學與技術系、探測與信息工程系、空間光電技術研究所、航天地面模擬試驗與測試技術研究所、光電測控技術研究所、光電測試分析中心等教學和科研部門。

TOP 19 中國計量大學(B)

代表性院系:計量測試工程學院

主要傳感器相關專業(yè):080301測控技術與儀器、080303T智能感知工程等

主要研究方向:光學傳感器

主要研究單位:-

中國計量大學是一所以計量、標準、質(zhì)量、市場監(jiān)管和檢驗檢疫為辦學特色的高等院校。學校前身是1978年由國家計量總局創(chuàng)建的杭州計量學校,1985年經(jīng)教育部批準升格為中國計量學院,2016年更名為中國計量大學。中國計量大學計量測試工程學院(簡稱:計測學院)成立于2007年,其前身是學校1984年成立的一系,是學校最具計量特色的學院。學院儀器科學與技術學科是浙江省優(yōu)勢特色學科、浙江省重中之重學科,入選省市共建浙江省一流學科。在教育部第四輪學科評估中位列浙江省第一。

TOP 20 廈門大學(B)

代表性院系:電子科學與技術學院(微電子學院)、航空航天學院

主要傳感器相關專業(yè):080301測控技術與儀器等

主要研究方向:微納米材料及微納米器件與系統(tǒng)的研究與應用

主要研究單位:薩本棟微米納米科學技術研究院

廈門大學(Xiamen University),簡稱廈大(XMU) ,由著名愛國華僑領袖陳嘉庚先生于1921年創(chuàng)辦, 是中國近代教育史上第一所華僑創(chuàng)辦的大學。薩本棟微米納米科學技術研究院,前身為薩本棟微機電研究中心,由廈門大學、薩本棟教育科研基金會和廈門市政府共同創(chuàng)建設立,于2002年9月在思明校區(qū)開始正式運行,2003年通過驗收成為廈門市MEMS工程中心,2006年獲準籌建微機電系統(tǒng)福建省高校重點實驗室。于2010年12月更名為薩本棟微米納米科學技術研究院,以微納傳感和新能源材料為主要研究方向。

TOP 21 西安電子科技大學(B)

代表性院系:機電工程學院、微電子學院、空間科學與技術學院

主要傳感器相關專業(yè):080301測控技術與儀器等

主要研究方向:雷達、柔性傳感器等

主要研究單位:

學校前身是1931年誕生于江西瑞金的中央軍委無線電學校,是毛澤東等老一輩革命家親手創(chuàng)建的第一所工程技術學校。1958年學校遷址西安,1966年轉為地方建制,1988年定為現(xiàn)名。是以信息與電子學科為主,工、理、管、文多學科協(xié)調(diào)發(fā)展的全國重點大學,直屬教育部,是國家優(yōu)勢學科創(chuàng)新平臺項目和211工程項目重點建設高校之一、國家雙創(chuàng)示范基地之一、首批35所示范性軟件基地、首批9所示范性微電子學院、首批9所獲批設立集成電路人才培養(yǎng)基地和首批一流網(wǎng)絡安全學院建設示范項目的高校之一。

TOP 22 哈爾濱理工大學(B-)

代表性院系:測控技術與通信工程學院

主要傳感器相關專業(yè):080301測控技術與儀器等

主要研究方向:MEMS傳感器、光學傳感器

主要研究單位:現(xiàn)代傳感器與微納系統(tǒng)研發(fā)中心、傳感器與可靠性工程研究所

哈爾濱理工大學測控技術與通信工程學院是原哈爾濱科技大學、哈爾濱電工學院相關專業(yè)組合而成,學院成立于1998年8月,原名儀器儀表學院,2001年初更名為測控技術與通信工程學院。

現(xiàn)代傳感器與微納系統(tǒng)研發(fā)中心基本形成了以MEMS傳感器及陣列的芯片設計、仿真、制造、測試及應用技術為主要研究內(nèi)容,具有MEMS傳感器集成化的設計與研制、多傳感器信息融合及無線傳感器網(wǎng)絡為研究特色的專業(yè)實驗室。研發(fā)中心是我校測控技術與通信工程學院的國家級測控技術及儀器實驗示范中心和測控技術及儀器省高校重點實驗室重要組成部分之一,研發(fā)中心支撐學科為儀器科學與技術,具有一級博士點的省級重點學科。

TOP 23 燕山大學(B-)

代表性院系:電氣工程學院

主要傳感器相關專業(yè):080301測控技術與儀器等

主要研究方向:光纖傳感器

主要研究單位:-

燕山大學儀器科學與技術學科擁有測試計量技術及儀器河北省重點實驗室、儀器科學與技術一級學科博士點和博士后科研流動站。本學科主要培養(yǎng)掌握各種物理量的檢測原理與技術,研究、設計、制造相應的精密儀器與智能儀器的高層次工程技術和管理人才,就業(yè)領域廣泛,可在高等院校、科研機構、技術監(jiān)督以及高新技術企業(yè)等相關部門從事精密儀器設計、儀器儀表、信息處理等方面的教學、科研、開發(fā)和管理工作。燕山大學儀器科學與技術在2007年和2012年教育部組織的一級學科評估中均排名全國第15位。

TOP 24 哈爾濱工程大學(B-)

代表性院系:智能科學與工程學院、物理與光電工程學院

主要傳感器相關專業(yè):080301測控技術與儀器等

主要研究方向:光纖傳感器

主研究單位:-

學校前身是創(chuàng)建于1953年的中國人民解放軍軍事工程學院(哈軍工)。1970年,以海軍工程系全建制及其他系(部)部分干部教師為基礎,在哈軍工原址組建哈爾濱船舶工程學院。1994年,更名為哈爾濱工程大學。學院前身為1953年哈軍工海軍工程系的海道測量與領航設備教研室和艦船電氣設備教研室,1970年成立自動控制系,1998年成立自動化學院,2020年更名為智能科學與工程學院。

TOP 25 南京航空航天大學(B-)

代表性院系:自動化學院

主要傳感器相關專業(yè):080301測控技術與儀器等

主要研究方向:航空儀表及傳感器

主要研究單位:-

南京航空航天大學自動化學院成立于1952年建校初期,前身由航空儀表制造、飛機電氣設備安裝與測試兩個??平M成,發(fā)展成為一個在自動控制、導航制導、電氣和電機、測試與儀表等領域具有廣泛影響的多學科的教學、科研群體。2000年10月,學校進行新的校院系體制改革,成立了自動化學院。學院現(xiàn)設四系一所兩中心:自動控制系、電氣工程系、測試工程系、生物醫(yī)學工程系、飛行控制研究所以及電子技術中心、電工技術中心。測控技術與儀器專業(yè)是江蘇省特色本科專業(yè)。

TOP 26 南京理工大學(B-)

代表性院系:機械工程學院

主要傳感器相關專業(yè):080301測控技術與儀器等

主要研究方向:MEMS傳感器

主要研究單位:壓電材料與器件實驗室、高維信息智能感知與系統(tǒng)教育部重點實驗室

南京理工大學是隸屬于工業(yè)和信息化部的全國重點大學,機械工程學院由原一系、二系和五系組建發(fā)展而成,與學校同歷史,是學校規(guī)模最大、整體實力最雄厚的學院。測控技術與儀器專業(yè)是江蘇省品牌專業(yè),具有一級學科博士點授予權,專業(yè)集成了電子、計算機、控制工程、精密機械和光學等多學科的技術內(nèi)涵,教學實踐中充分體現(xiàn)多學科技術在精密儀器及測控系統(tǒng)中的綜合應用,突出儀器科學與其他學科相輔相承的依存關系,著力培養(yǎng)掌握多學科技術并能服務于多領域的復合型人才。

TOP 27 桂林電子科技大學(B-)

代表性院系:電子工程與自動化學院

主要傳感器相關專業(yè):080301測控技術與儀器等

主要研究方向:-

主要研究單位:-

桂林電子科技大學始建于1960年,1980年經(jīng)國務院批準成立桂林電子工業(yè)學院,2006年更名為桂林電子科技大學。電子工程與自動化學院擁有儀器科學與技術一級學科博士點,入選廣西一流學科;儀器科學與技術博士后科研流動站;儀器科學與技術、控制科學與工程兩個一級學科碩士點;儀器科學與技術、控制科學與工程兩個學科是廣西高校重點學科;擁有測控技術與儀器、自動化、智能感知工程、智能裝備與系統(tǒng)4個本科專業(yè),其中測控技術與儀器、自動化2個專業(yè)為國家級一流本科建設點專業(yè)。

TOP 28 西北工業(yè)大學(B-)

代表性院系:物理科學與技術學院、機電學院

主要傳感器相關專業(yè):080301測控技術與儀器等

主要研究方向:MEMS集成設計、微慣性器件、基于MEMS的封裝研究、光纖傳感器與傳感技術等

主要研究單位:物理科學與技術學院陜西省光信息技術重點實驗室

陜西省光信息技術重點實驗室組建于2005年5月,以現(xiàn)代光學、精密儀器、電子及計算機技術為基礎,面向國家戰(zhàn)略需求和陜西省科技與經(jīng)濟發(fā)展需求,主要研究光信息的獲取、調(diào)制、傳輸、處理、顯示等的新機制和新技術,及其在現(xiàn)代信息技術和國防高科技領域中的應用。實驗室定位于國際前沿性基礎和應用基礎研究,為我國光信息科學與技術的發(fā)展提供前瞻性研究成果并培養(yǎng)高層次科技人才。

機電學院擁有機械基礎國家級教學基地和現(xiàn)代設計與集成制造教育部重點實驗室、陜西省微納米系統(tǒng)實驗室,是西南地區(qū)首屈一指的微機電系統(tǒng)制造平臺。

TOP 29 西安理工大學(B-)

代表性院系:機械與精密儀器工程學院、自動化與信息工程學院

主要傳感器相關專業(yè):080301測控技術與儀器等

主要研究方向:

主要研究單位:-

西安理工大學是中央與地方共建,陜西省重點建設的高水平大學,是國家中西部高等教育振興計劃——中西部高校基礎能力建設工程實施院校,陜西省國內(nèi)一流大學建設高校。機械與精密儀器工程學院是在1958年成立的機床、工具、量儀等本科專業(yè)的基礎上發(fā)展起來的具有悠久辦學歷史和光榮傳統(tǒng)的辦學單位,專業(yè)源于1949年的國立北京高級工業(yè)職業(yè)學校。目前設有機械設計制造及其自動化、測控技術與儀器、車輛工程、光電信息科學與工程、工業(yè)工程、智能制造工程6個本科專業(yè),其中機械設計制造及其自動化和測控技術與儀器2個專業(yè)被授予陜西省名牌專業(yè)、國家級特色專業(yè)、國家一流專業(yè)。

結語

這29所大學院校是在教育部第四輪學科評估中, 儀器科學與技術學科評價B-及以上的院校,鑒于儀器科學與傳感器的緊密關系,也反映了各大學傳感技術實力的水準。

傳感器是個投入大,產(chǎn)出緩慢的領域,同時又是一個關系國計民生,撬動億萬產(chǎn)值產(chǎn)業(yè)的關鍵科技領域,但中國民用傳感器產(chǎn)業(yè)化和技術水平,與國外先進水平仍存在15年以上的巨大差距!

因此,傳感器產(chǎn)業(yè)的追趕之路,注定是緩慢且艱巨的,諸君共同努力!

010-82788940

(工作日 9::00-18:00)